專案背景

在 2015 年的巴黎氣候保護會議上,195 個國家通過了一項普遍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保護協定,該協定應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2攝氏度的水準。 透過《2050年氣候保護計畫》,聯邦政府為自己設定了以溫室氣體中和的方式邁向未來的長期目標。 2018 年的聯盟協議規定,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國電力供應中佔有的比例將達到 65%。 這一目標只能透過在發電中大量使用海上風能才能實現。 出於這個原因,聯邦政府已經將海上風能的擴展目標定為從1500萬千瓦提高到截止2030年的2000萬千瓦。

由於相關機構(BNetzA、BSH等)的規劃和前置時間較長,擴張目標的短期增加導致擴張缺口。 到2022年,德國將不會有海上風力渦輪機投入使用。 結果造成整個價值鏈的銷售額急劇下降,活躍參與者流失。

該專案透過加強德國中小企業在海上風能領域的出口業務,解決了這一擴大差距。 海上風能在世界範圍內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中三個最重要的目標市場是日本、臺灣和美國:這些市場對海上風能持樂觀態度,比較活躍,可應用德國技術。

離岸風力基金會 世界海上風能論壇(WFO)BMWi 的資助下, 集中了各自的能力,以實施協調和有效的措施,向這三個國家出口支援。

專案目標和優先次序

該專案旨在有針對性地支援德國離岸公司在三個重點市場開創有吸引力的出口機會,並在專案實施期間提供可衡量的成果。 這三個國家慮及現有的工具(如能源出口倡議、能源夥伴關係、德國工商總會)並與之合作,在三年的時間裡正在實施三項具體措施。

專案一開始就有一個有充分根據的出口市場分析。 一項廣泛的線上調查概述了出口活動、出口機會和進入三個目標市場的障礙。 隨後的深度訪談對相關話題進行了詳細的瞭解。

與此同時,在這三個目標市場都設立了當地代表處。 代表處利用出口市場分析資訊,為進入市場提供有效而實際的支援,並為建立網路和贏得訂單提供鼎力幫助。 這些代表處成為當地市場參與者和當地海上風電行業直接聯絡的紐帶。 在東京、臺北和紐約的三個代表處直接聯絡德國工商總會的基礎設施。

在引人矚目的專家活動中,所有利益相關者在現場完成專案交接。 在每個目標市場中,提供兩個與當前焦點話題相關的活動和有針對性的社交機會。 此外,代表處組織與現有形式的聯絡工作(例如,聯合展覽形式的展會與表示有效和高效的展示選擇)。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總的來說,這為德國海上風電行業帶來了特定的出口訂單,透過轉讓德國專家的專業知識支援了新興目標市場,並為實現巴黎氣候保護協定的目標創造了相關的基礎。

專案期限和資助

該專案由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BMWi)資助,為期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

GOI外國代表概覽地圖版本說明

註冊

註冊數據庫並接收我們的獨家新聞通訊。
Offshore Wind Windpark

壓料